瑞通财税信息网(2011年6月16日)
央行年内第六次提高存准率
“ 收控流动性 ” 存准率再上调 0.5 个百分点创新高, “ 短期内仍有加息可能 ”
央行 2011 年以来保持对存款准备金率 “ 一月一调 ” 的节奏,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 21.5% 的历史高位。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周二 ( 6 月 14 日 ) 下午决定,从 2011 年 6 月 20 日 起 ,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第 12 次上调,这将使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 21.5% 的历史高位。
但出乎意料的是,央行一改以往发布货币政策的惯例,下午 3 时 18 分就在央行网站上挂出上述公告。此前中国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息的时间几乎都在周五晚上、周末或者假期中,且一般在下午 5 点以后。
对此市场人士分析,本次央行不同寻常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机可能表达了抑制通货膨胀的急迫感,因为就在周二国家统计局早间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 5 月份中国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比上年同期上升 5.5% (详见早报今日 28 版),并创下 34 个月以来新高,引发市场热议。
不过,多位业内专家认为,今年以来,央行基本保持一个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的高频率。连续上调后,存款准备金率这一 “ 流动性利器 ” 的使用面临局限,其上调空间亦有限。而年内仍有加息可能。
或再冻结 3800 亿元
根据央行 14 日晚间发布的消息,从 6 月 20 日 起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 21.5% ,再创历史新高点。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将高达 18% 。上一次调整时间是在 5 月 18 日 。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 13 日曾发布报告认为, 6 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较大,若新增外汇占款维持较高水平,在央票发行受限的情况下,不排除准备金率可能再次上调 1 次、 0.5 个百分点。
他说, 6 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 6010 亿元,仍属较高水平,而尚未公布的新增外汇占款数据预计依然不低。
所谓外汇占款,简单理解即央行为了 “ 回收 ” 流入国内的外币而对应发行的人民币,贸易顺差升高及人民币明显升值等原因都很可能造成外汇占款偏多。 4 月份中国外贸重回顺差之后, 5 月份顺差继续扩大至 130.5 亿美元。民生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张磊说,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外部资金流入预计还有 500 亿美元左右。
鄂永健说,准备金率再度提高、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趋紧的影响下,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再现 “ 倒挂 ” ,公开市场回笼再度面临困境,致使本月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 2960 亿元。在央票发行利率不变、机构需求降低的情况下, 6 月公开市场回笼力度难以明显放大。
正如他所预计,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央行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根据测算,此次将冻结 3800 亿元的资金。
公布时机 “ 不同寻常 ”
与此同时,央行本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机的 “ 不同寻常 ” ,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有市场人士分析,本次央行不同寻常的上调时机可能表达了抑制通货膨胀的急迫感,因为同日公布的 CPI 比上年同期上升 5.5% ,为近 34 个月来的最高升幅。
央行选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不是加息也超乎许多人意料。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说: “ 觉得挺突然的,我个人认为加息更合适些。 ”
他认为,根据前一日公布的 5 月份数据,目前市场上的资金面在变得紧张,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在变大,而且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使得央票发行难度加大,需要通过加息来改变这种现象。相比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更合适些。
鄂永健说,央行之所以选择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对加息比较谨慎,或许是因为美国还是采取低利率政策,而中国若加息会引发热钱流入。
加息将更谨慎
来自政策层的声音显示,短期内,紧缩政策仍将维持。
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周一发布社论《当前应继续坚持宏观调控方向》,称 “ 对于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目前社会上开始了 ‘ 货币政策是否超调 ’ 以及未来宏观调控走向的大讨论,业内人士指出,中小企业贷款问题需要政策给与支持解决,但不能以此倒逼改变宏观调控,使前期调控成果功亏一篑。 ”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周其仁 ( 专栏 ) 近日也对媒体表示,目前经济中面临的挑战,单靠一个货币政策远远不够。
多位分析人士也预计,上半年仍有加息可能,但下半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频率都将放缓。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说,年内还有 1 次加息,时点是六七月。不排除下半年有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但上调频率会明显小于上半年 “ 每月一次 ” 。下半年上调时间点取决于外汇占款的量。
投资银行巴克莱则预计中国年内还将升息一次,使得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 3.5% 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