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通财税信息网(2011年5月4日)
4 月 28 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从普查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属于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模式,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控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以控制
[净增长]
十年增加 7390 万人
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 2000 年到 2010 年的十年间,我国人口净增长 7390 万人,年均增长率为 0.57 %,也就是 5.7 % …… 从 1990 年到 2000 年的十年之间,我国人口净增长 1.3 亿,年均增长 1.07 %,也就是 10.7 % ……
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约 5600 万人。
这表明,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也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素质指标]
居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
从人口素质的指标看,中国居民的全社会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人口的素质在提高。
我国的文盲率,从 2000 年的 6.72 %下降到 2010 年的 4.08 %;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 2000 年的 3611 人上升为 8930 人,这形象地体现了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的积极成效。
[结构]
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
从反映人口结构的数据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加快推进。
这次人口普查的全国城镇人口达到了 6.66 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是 49.68 %,比 2000 年上升了 13.46 个百分点; 2000 年比 1990 年,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 9.86 个百分点。
这充分说明近十年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也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地区分布]
东部人口比重上升,反映我国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从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看,目前,东部地区人口占 31 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 37.98 %,中部地区占 26.76 %,西部地区占 27.04 %,东北地区占 8.22 %。
与 2000 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 2.41 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下降 1.11 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部地区,下降 1.08 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 0.22 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2000 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面临的一系列人口问题挑战
老龄化趋势加快
关于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表明, 0—14 岁人口占 16.60 %,比 2000 年人口普查下降 6.29 个百分点; 60 岁及以上人口 1.78 亿,占 13.26 %,比 2000 年人口普查上升 2.93 个百分点,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 1.19 亿,占 8.87 %,比 2000 年人口普查上升 1.91 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人口的性别比也是社会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这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男性人口占 51.27 %,女性人口占 48.73 %,总人口性别比由 2000 年人口普查的 106.74 下降为 105.20 (以女性人口为 100 )。
据马建堂介绍,除了总人口的性别比,关于出生人口的性别数据还在汇总评估阶段。根据初步汇总的情况,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 100 )是 118.06 ,这个数据比 2000 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 116.86 提高了 1.2 个百分点,但是比 2005 年人口抽样调查的 118.59 下降了 0.53 个百分点,比 2009 年的人口抽样调查的 119.45 下降了 1.39 个百分点。 2010 年的人口性别比较 2000 年有了提高,但是和 2005 年及 2009 年的数据相比略微有一些下降,这说明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开展广泛的措施,如关爱女孩活动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马建堂说: “ 虽然 118.06 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还是高于正常的范围,我们还是要高度重视这个数据反映的挑战和矛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关爱女孩,进一步在就业、工资等方面对男女一视同仁。 ”
流动人口规模扩大
流动人口巨大是目前我国人口国情的一大特点,根据这次普查,我国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 26139 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 3996 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 22143 万人。同 2000 年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 11700 万人,增长 81.03 %;其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增加 10036 万人,增长 82.89 %。这主要是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也就是说, 2010 年我国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 2.21 亿人,比 2000 年增加了 1 亿人。
此外,根据地区人口分布的数据,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这一次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人口占的比重增加,内陆稍微欠发达地区的常住人口占的比重在下降。这也就是说,更多的人口从内陆西部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