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通财税信息网(2010年10月15日)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十二五 ” 规划建议时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表述 —— 即将收官的 “ 十一五 ” ,中国在 “ 保增长 ” 的多重压力下,始终坚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新的起点。
这是一个意向鲜明的信号 —— 即将启程的 “ 十二五 ”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迈出更大的步伐,迈向更广的领域。
上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 10 月 15 日 至 18 日在北京召开。
会上讨论了拟提请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的文件。
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环顾世界,审视国内, “ 十一五 ” 期间,虽然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调结构面临的阻力和难度也在逐渐加大。
由于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强大的惯性, “ 调而不快 ” 甚至 “ 调后反弹 ” 的情况在许多地方依然存在。
面对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矛盾,扩大内需将成为 “ 十二五 ” 期间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
大国经济增长应主要靠内需支撑。北京大学教授刘伟指出,我国居民消费率较低,未来可开拓的空间很大。真正启动内需,关键是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这就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
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战略重点, “ 十二五 ” 期间我国将借助城镇化进一步拓展持续发展的空间。
除了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还在于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日前透露, “ 十二五 ” 我国工业领域的核心任务是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其中包括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服务业将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一个 “ 重中之重 ” 。
“ 调整将成为中国 ‘ 十二五 ' 规划的关键词。 ”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劳伦斯 · 格林伍德指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解决全球失衡问题。